• 回到顶部
  • 18995601578
  • QQ客服
  • 微信二维码

新闻中心

NEWS

联系我们

全国服务热线

详情展示

焊锡丝 锡条 锡膏 锡渣回收-汉岛科技    行业新闻    锡膏点胶工艺:破解拉丝难题的六大关键技术策略

锡膏点胶工艺:破解拉丝难题的六大关键技术策略

一、开胶延时设定

在点胶流程中,胶嘴出胶口与胶阀间的微小间隙不容忽视。若未能合理设定开胶延时,可能导致胶液未能及时填充至某些待涂布区域,形成缺胶点。适时的开胶延时设置,旨在确保胶液从胶阀顺畅流出,均匀覆盖每一个需点胶部位,避免因初期出胶滞后而导致的拉丝不均现象。

二、关胶延时控制

关胶操作后,胶阀内部与出胶口间往往还残存部分未完全排出的胶液。若忽视关胶延时的设定,这部分胶液可能会在胶头移动过程中形成“拖尾”,即所谓的拉丝现象。通过精确设定关胶延时,确保胶阀完全关闭后胶液彻底排尽,可有效避免拖尾拉丝的产生,提升点胶质量。

三、拉丝高度精细化调整

鉴于锡膏较高的粘度特性,点胶过程中需适当抬高胶头以确保胶丝能够顺利断裂。拉丝高度并非固定值,应根据实际生产条件(如环境温湿度、锡膏型号等)以及设备性能进行灵活调整。精准的拉丝高度设定,既能保证胶丝干净利落地断开,又能避免过高抬升导致的生产效率降低,实现工艺效果与生产效率的双重优化。

四、调高高度防护设置

点胶针头在连续作业中,尤其在复杂工件表面移动时,撞针风险不容忽视。预先设定合理的上抬高度,能在点胶路径规划中为针头预留足够的安全空间,防止因意外碰撞导致的针头损坏或产品点胶瑕疵,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良品率。

五、轨迹结束阶段的提前关胶策略

在点胶轨迹临近终点时,提前关闭胶头可有效避免因多余胶液堆积在产品边缘而造成的“堆胶”问题。这种精细化的时间管理策略,既保持了产品外观的整洁性,又避免了后续清理工作的繁琐,体现出工艺设计的人性化与高效性。

六、创新应用斜拉上抬技巧

鉴于锡膏较强的黏附性,传统的关胶后直接拉丝方式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胶丝断裂效果,甚至导致拉丝形状不符合工艺要求。为此,引入斜拉上抬动作作为拉丝前的预备步骤显得尤为重要。关闭胶头后,胶头先沿斜向小幅移动,再逐步抬升,此过程有助于减小胶丝与点胶面的黏着力,使得后续拉丝动作更为顺畅,胶丝形态更加规整。

综上所述,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开胶延时、关胶延时,精细化调整拉丝高度,预设防撞调高高度,采用提前关胶与斜拉上抬等技术手段,可有效解决锡膏点胶过程中常见的拉丝问题,显著提升点胶工艺的精度与稳定性,为汽车、手机零部件及半导体产品的高质量制造保驾护航。

f8db76c38d05fe617b937878c21b6bd5.jpeg

浏览量:0
收藏